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其它文库人文知识我读
我读

作者: 梁文道


图片021《理想国与哲人王》

图片022《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王小波影响力最大的是他的杂文。有人认为他的杂文对当代中国年轻人而言几乎比得上鲁迅。他的杂文写得有多好?其间表达出什么样的观念和想法?我们需要好好去看一看他的杂文集。

王小波的文集,尤其是杂文作品的收集,有个尴尬的现象,我们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版本,但有的集子互相之间是有重复的,最奇怪的是很多版本里面的同一篇文章但题目却变了。据说新出的全集版不错,但我看后还是有点遗憾,里面每一篇文章原来的出处在哪里似乎没有清楚地列出,很难确认哪一篇文章的题目是不是正确,文字是不是原始的,是否经过校验等等,没法核实。不过这丝毫不影响我们从王小波的杂文中得到很大的思维乐趣。

《理想国与哲人王》一书收集了很多王小波的名篇,比如《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很多人都觉得这篇文章很好看,它不是说出了什么很特别的道理,而是王小波通过它特别强调了自由主义精神,这恐怕也是后来为什么很多人把王小波归类在自由主义行列的原因。

他所谓的自由主义精神指的是:“与其做一个跟所有人想法一样的,千人一面的一个所谓的人,倒不如做一个生活不被人设置,不被人摆布,坚持自己一套的一只猪。”这种坚持自己一套,不跟别人一样的想法来自什么地方呢?在《思维的乐趣》一文中他提到自己“文革”时插队,非常苦闷,比如看戏,来来去去看八部经典样板戏,再经典也看得让人闷得发慌。他说当时管着他们这帮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军人代表其实各个都是好人,但对他们来讲,所谓“思维的乐趣”就是早晚背诵毛泽东思想,脑子里面什么东西都不想,而对他而言这种生活实在太苦闷,太难受了。所以他得出一个结论:人不能只求善良,还要思维上面自由。如果在当一个好人和当一个有自由思维的人之间选择,他宁愿选择后者。

很多人对“自由主义”有一种误解,常常在互联网论坛上看见有人说谁谁是自由主义者,这些说法是有问题的。原始的自由主义在道德上主张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多种不同理想的人生境界。可能你信仰一个宗教,根据这个宗教的指引上到你们宗教所说的天堂,这便是你最理想的人生境界。但对我而言,每天酒池肉林就是我人生的理想境界。自由主义的精髓在于你没有权利把你的那一套理想的人生境界强加到我身上,我也不能强迫你跟我过酒池肉林的生活,因为没有任何人掌握真理,没有任何人有把握确定世界上哪一套理想的人生境界才是完美的,是绝对真实的。因此我们应该开放,让人人都有自由的思考能力,让各种各样理想的人生境界共存且彼此宽容,这样我们便能够彼此参考。或许我看一下你信的宗教教义,发现还挺有说服力,我可能会放弃我原来的想法,也可能是你放弃你原来的想法投向我这边。这种共存与包容就是自由主义的精髓,它贯穿在王小波所有的杂文里。

这本文集里我最喜欢《沉默的大多数》,它讲的是很多人批评中国人,说中国人老是沉默不说话,但王小波以亲身体会得出“沉默不可怕,说话才可怕”的结论,因为“有时候我们是被逼听很多话,也被逼说很多话”。什么叫被逼听很多话?他小时候在大炼钢的时候:“看到炼出来的钢是一团团火红的黏在一起的锅片子,看起来像牛屎的样子。有个手持钢杆的叔叔说,这就是钢。那一年我只有6岁,以后好长一段时间,一听到钢铁这词,我就想到牛屎。后来我又从一些话里面知道了一亩地可以产30万斤粮,我们饿得要死 总而言之,我从小就对讲出来的话不大相信,偏偏这些话小时候是高音麦克风,天天在我耳边响来响去。至于有什么话是被逼说的呢?常常很多人要被迫说话,如果我说我多年来保持沉默,你可能不信,这说明你是个过来人,你不信我未在会议上表过态,也没写过批判稿,这种怀疑是对的。




其它文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