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其它文库人文知识众神的宫殿>第二十二章 众神的许诺
众神的宫殿

第二十二章 众神的许诺


    即使我们在审视过去时并非怀疑人类的既往历史,但我们却依然坚信:希腊罗马的
诸神,以及大部分神话传说,都在一种极为遥远过去的氛围中包裹着。自有人类至今,
在民间便广泛地流传着远古时期的经文史料和神话传说,同时,近代的文化也为我们提
供了有关过去的未知时代的证据。
    在危地马拉和墨西哥尤卡坦丛林里,有着多不胜数的废墟,它们在规模上一点儿也
不逊色于古埃及宏伟的金字塔群落。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以南100公里的寇鲁拉金字
塔,其底面面积超过了吉萨的金字塔;墨西哥城以北50公里的泰奥提华坎金字塔塔区占
地面积则接近20平方公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寇鲁拉和泰奥提华坎出土的建筑物,
其遗迹完全是根据星辰的数据资料而建造的。有关泰奥提华坎最早的文字资料记载说,
那儿是诸神会商人类事务的处所。请记住一个事实,这毕竟是发生在有现代人之前的事!
    在墨西哥的吉陈伊扎、危地马拉的蒂卡尔、洪都拉斯的科潘、墨西哥的帕伦克等地
发现的古代建筑物,现在都已被证明是根据马雅人近乎神话般的历书的要求而建造的。
也许人类对金字塔的建造并非是因为人类自身的用途;人类对那些庙宇的建造也非因为
自身的目的——因为历书早巳规定,人类每隔52年就必须建造一座附合历书规模的建筑
物。因此建筑物上的每一块石头都与历书有着极其独特的关系,每一座完整的建筑物也
都是依照天文学的要求极其精确地建造的。

    ■无与伦比的奇观

    今天,在旅游者们最感兴趣的马雅古城中,吉陈伊扎可以算得上一个有特别吸引力
的地方。这座位于尤卡坦半岛上的城市以其神庙知名于世,因此又被人称为神庙城市。
从委内瑞拉的梅里达或旅游城市坎昆均有专车前往该地,也有小型飞机直飞吉陈伊扎。
    在西班牙人前往美洲之前,吉陈伊扎曾经是尤卡坦半岛上最重要的马雅文化中心。
即使到了今天,经过后人们修复的废墟仍会让人感到庄严肃穆,令人印象深刻。在一大
片宗教性建筑的中心位置处,矗立着30米高的库库尔干(KuKulkan)金字塔。金字塔塔基
呈正方形,边长55.5米,它的建筑布局和历法隐隐相合。从下往上看,金字塔共分为9
层方形平台,它们由下向上层层堆叠而又逐渐缩小,就像一个玲斑精致而又硕大无比的
生日蛋糕;而从侧面看,则每个侧面中部都是一座阶梯,每座阶梯各有91级台阶,直到
塔顶,在最上面的平台上还有一级台阶,台阶上有两根柱子,它们支撑着一件不大的圣
物。每座阶梯各有91级台阶,即4座一共4×91=364级台阶,如果将最上面的一级相加,
不多不少,正好是太阳年一年365天的天数;9层塔座的阶梯又分为18个部分,它正好又
对应着马雅历一年的月数。另外,在金字塔每个侧面都整整齐齐地排列着52片精美地雕
镂过的石板;这里的52这个数目,又恰好对应着马雅人的一个历法周期。
    美洲中部的土著一直坚信他们生活在一种周期性的过程之中,其最小的周期即为52
年。马雅人相信,每通过这样一个周期,他们在天国的教主就会回到他们之中。另外,
他们还相信,曾经有4个所谓的天国的教主降临到地球上来,他们环绕地球旋转了13圈,
经过了马雅历法中最短的周期52年之后,再次返回了人类居住的地球。
    这种信念至今还保持在今天的民俗活动中。大多数情况下,马雅人都是在一根很高
的旗杆上举行这一活动,由4个身穿五颜六色服饰的印第安人围着旗杆跳舞,一边跳一
边吹奏笛子,与此同时,另外的一些人则在旁边唱歌。一个印第安人则在一旁指挥,让
跳舞的人带着长绳爬上旗杆。在旗杆顶部,他们将绳子捆在旗杆上,然后将绳子的另一
端系在自己的胸部或者系在自己左脚的脚躁上。这之后,担任指挥的印第安人让这4个
旗杆上的人绕着旗杆从上向下跳,同时手向地面伸直,如同那些浮雕上神的形象一样。
绳子的长度在事前经过了精心的测算,它使每个印第安人都能在绕着旗杆转动13圈之后,
其双手就正好接触到地面。如此一来,4个印第安人所转的13圈相加就是52这个数目,
它正好等于马雅人最小历法周期的年数,也是他们期待的天国教主重返人间的时间。
    马雅的祭司建筑师们还完成了另一项让人倾折的杰作,这座古老建筑的几何设计和
方位,足以婉美瑞士钟表的精确校准,创造出一种既神秘又充满戏剧性的效果。这一杰
作与每年重复两次的一件事相关,这个事就是分别出现在每年春天与秋天开始的日子:
3月21与9月21日。
    库库尔干大金字塔必然经过了建筑者们煞费苦心的精确设计,在春分和秋分的这两
天,人们才得以通过金字塔看到这一无与伦比的奇观。在3月11日清晨,冉冉升起的太
阳照射在金字塔东面。太阳升得越高,光线在东面中部阶梯上照射的地方也就越多。阶
梯从地面向金字塔的顶部延伸,在阶梯的两侧便逐渐显露出两条用羽毛作装饰的蛇的形
象——它恰好是库库尔干神的标志。蛇则从上向下延伸,头部逐渐接触地面。与此同时,
在金字塔的9层平台中,出现了光与影所组成的三角形图案,它位于阶梯边缘,正是从
这儿,投影出了装饰着羽毛的蛇。太阳升得越高,光与影投射出的波纹也就越多,沿着
阶梯的边沿,波纹慢慢地向下移动,最后消散于一片光照之中。每一次,这个幻象都持
续整整3小时22分钟,分秒不差。在9月21日,人们仍然可以看到同样惊人的场面,只是
其顺序刚好与3月21日的情形相反。
b37.jpg (8014 字节)
    也许整个金字塔就是祭司所掌握的建筑几何学的一次演示,这种几何学是专门为神
服务的。作为古代马雅天文学家的杰作,库库尔干金字塔自始至终都在向我们传达着一
个不朽的信念,并且,即便马雅人的古抄本早已腐烂,即便马雅人的神庙早巳毁败,这
个信念却始终保持着它最初的清晰:

      库库尔干神曾降临人间,他在人群中仕留并教诲我们,之后他离开我
    们返回了天国。库库尔干神曾经许下了诺言,他将在不久之后重临人间。
    雅古尔祭司曾在他的书中写道:
      诸神从星宿的故乡降临人间……他们讲着天上奇妙无比的语言。他们
    的迹象不客置疑,他们确实来自天国。当他们再次返回之时,他们将重新
    清理他们曾经所创造的一切。

    ■地球上最大的建筑

    位于墨西哥城南100公里的寇鲁拉(Choula)小镇,看上去死气沉沉的,其人口也仅
有11000人,但在镇中心却有一个宽阔的广场。在它的郊外,有一座号称古代世界最具
规模的工程计划的巨型建筑物,这就是被印第安人称之为“特拉契哇泰泊特尔”
(Tlahchiualtepetl)的“人造山”。
    寇鲁拉金字塔曾经是用来奉把和平之神奎扎科特尔的圣殿,现在却早巳被天主教徒
们所占据,并在上面修造了一座装饰华丽的教堂。这座金字塔塔基占地45英亩,高210
英尺,其规模远超吉萨的大金字塔,是它的3倍。虽然经过岁月无情的侵蚀,其轮廓已
渐显模糊,四周也杂草丛生,但我们仍能看出,它曾经是一座庄严雄伟的古巴比伦式宝
塔(Ziggurat),有着直冲云霄的4道整齐笔直的“阶梯”。塔的底部,每一边的边长都
接近半公里。
    进入金字塔内部的隧道长度超过了6英里,但它并不古老——它是从1931年到1966
年,由好几批考古学家在金字塔内挖掘丽形成的。根据从中挖出的文物,考古学家们推
断,这座金字塔的修建经过了十分漫长的时间,亦即是说,它是通过很多个世代的集体
工程计划。从修建到完工,它最少经历了长达2000年的时光,而其参与者则来自不同的
文化和种族,包括奥梅克、秦奥提华坎、图特克(Toltec)、萨波特克(Zapotec)、米兹
特克(Mixtec)、寇鲁拉和阿兹特克。从史前时代起,寇鲁拉就深受这些文化的影响。
    谁是这座金字塔的始作涌者,至今无从判定,但考古学家推测,其最早的工程是一
座形如圆锥的高耸金字塔,看上去就像一个底部朝天的水桶,顶端平坦,上面有一座神
庙。很多年后,在这座金字塔上,又修建了一座相似的士造金字塔,同时,又在第一座
金字塔的顶端铺上了坚厚的石板,使神庙的地基高于周围平原达200多英尺。在后来的
1500年里,经过多个民族和文化的参与,寇鲁拉金字塔才逐渐具备了完整的面貌。这期
间,金字塔的地基不断地被扩充,但高度却没有继续增加。就这样,有如执行一项大的
整体施工规划,寇鲁拉的“人造山”便慢慢地显现出它那典型的4层宝塔结构。现在,
它底部的每一边都长达1500英尺,约为吉萨大金字塔的两倍,而总体积则高达300万立
方米。诚如《金字塔之谜》一书所说:“这是人类在地球上修建的最大一栋建筑物。”

    ■两个通天塔

    由于西班牙“征服者”柯特兹(Heman Cortez)率领西班牙军队对奎札科特尔圣殿和
寇鲁拉居民残暴野蛮的行径,致使古代中美洲的文化遭受了空前的大浩劫,今天幸存的
抄本和书卷,尚不到20之数。
    据说,当时被西班牙入侵者烧毁的文件,其中记载着许多“远古的历史”。
    究竟是什么样的历史呢?其中又包含着什么样的秘密呢?圣方济会的修道士伯纳狄
诺·迪萨哈冈(Bermardino de Sahagun)是一个编史家和杰出的语言学家,据说他“四
处寻访印第安营老,请求他们将记忆中的阿兹特克族的历史、宗教和传说,用阿兹特克
的象形文字记录下来”。他将经年累月搜集而来的古代墨西哥人种、神话、社会和历史
资料汇编起来,写作了一部厚达12卷的巨著。但此书甫一问世,即被西班牙当局查禁,
幸运的是,尚有一份并不完整的抄本保存了下来。狄亚哥·迪杜兰(Diego de Duran)同
样也是一名圣方洛会的修道士,他一生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搜集当地的神话和传说,力图
挖掘那些已经沦丧的古代文化和知识。1585年,狄亚哥修士前往寇鲁拉,一名百余岁的
当地老人对他讲述了一个当初兴建宝塔的故事:

      最初,阳光还未曾技创造出来,寇各拉尚处于黑暗和混沌之中。那时
    大地平坦而又辽阔,看不到山丘;水环绕看整个平原,既没有树木,也没
    有生灵。当太阳和先升起在东方之后,紧跟着,世界上就出现了一群畸形
    的巨人,他们占领了所有的土地。因为爱上了美丽的太阳和光,他们决定
    建造一座塔;这是一座非常高的塔,它的顶端触到了天堂。他们搜罗用于
    建筑的各种材料,直到后来找到了一种黏性很强的泥巴和沥青,就马上动
    手修造高塔……当这座塔终于建到最大的高度时,塔项便触到了天堂。天
    堂之主因此而十分生气,他对天上的居民说:“你们是否看见,地上的凡
    人们被太阳的光中美色所迷惑,建造了一座狂傲的高塔,一直通到了我们
    这儿。你们要去教训他们,以免这些凡世的臣民混进天堂,同我们一起生
    活。”天上的居民于是纷纷出击,他们如闪电一般摧毁了高塔,将造塔者
    驱散到世界各地。

    这个中美洲的传说,和《圣经》进述的中东地区的巴别塔的故事,两者之间显然有
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高塔传说的这两个不同的版本,也许归根结底均来自一个共同的、
极其古老的祖先,但在其后的数千年间口口相传,各自演变发展,便逐渐形成了现在的
传说。这种可能性果真存在吗?
    在《圣经·创世纪》里,讲述了“巴别通天塔”的故事:那个时候,普天下人的口
音和言语都是相同的。

      在朝向东边迁移的时候,他们在边南地看见一片平原,就在那里居住
    下来。他们相互之间商议说:“来吧,我们要造砖,把砖烧透了。”他们
    就将砖当石头,然后将石港当灰泥。他们说:“来吧,我们要修造一座城
    市和一座高塔,塔的顶端蛊通天堂,为的是使我们的名声远播,以免我们
    全都分散在地上。”耶和华降临,他要看一看世人们所建造的城市和高塔。
    耶和华说:“看哪,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都是相同的言语,现在既然已
    做了这件事,那么他们以后就没有做不成的事了。我们下去,在那儿将他
    们的口音变乱,使他们相互之间的言语不通。”于是,耶和华将他们从那
    几分散到全地上。他们就停了工,不再造那城了。因为耶和华在那儿变乱
    了天下人的言语,使众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被作做巴别。

    最让人感兴趣的是,巴别塔的建造者声称,他们建造这座永恒的建筑物的目的,是
为了让他们的名字永垂不朽——即便他们的文明和语言被遗忘。是不是寇鲁拉高塔的建
造者们,也抱持着同一的动机呢?

    ■重要证据

    直到今天,寇鲁拉城垛究竟是何时开始兴建,考古学家们仍然无法确定。但有迹象
证明,公元前300年,当这座城开始扩充和发展时,一些古老的建筑物已存在了几千年
以上;宏伟壮观的奎札科特尔宝塔,现在就矗立在它们的遗址上。
    考古界的发现可以证明:有一个极其古老文明的遗迹,至今仍隐藏在中美洲的丛林
里,等待着考古学家的挖掘。例如,在墨西哥城大学校园的南面,连接着奎纳瓦卡市
(Cuernavaca)的公路旁,矗立着一座圆形的阶梯形金字塔,它的结构非常复杂,有着4
道走廊和一道主梯。1920年以后,考古学家们将这座金字塔的部分遗迹从火山熔岩中挖
掘出来。地质学家们在对这些熔岩进行了详细的检验后认为,这场不仅将金字塔的三面
全部掩埋,同时也将周围60平方英里的土地覆盖的火山爆发的年代,可以断定发生在
“最少7000年以前”。
    但这项地质上的重要证据却没有受到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们的重视,或者说,他们
有意无意地将其忽略了,因为他们的理智告诉他们,墨西哥不可能在如此久远的史前时
代,就存在着一个能够建造此种金字塔的文明。更值得一提的是,替国家地理学会
(National Geographical Society)挖掘此古迹的美国考古学家拜伦·康明斯(Byron
Cummings),在面对这座金字塔的上部和下部区隔分明的层级结构(包括了火山爆发前后
完成的各部分)时,也不由得承认:“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美洲大陆上最古老的神庙。”
康明斯对这座金字塔推测出的日期甚至远于地质学家的鉴定。他在《奎奎科和墨西哥古
代文化》一文中十分肯定地说:“这座神庙在8500年前成为废墟。”

    ■永恒的历史之谜

      最吸引人的是中华纳科城中庞大的、让人吸为观止的建筑。成中有一
    座高高耸立的金字塔假山,为不使其下的土壤松动,它的地基由石头砌成。
    城中到处都树立着巨大的石雕人像,它们的年代都已十分古老,因而饱受
    了风吹日晒的侵袭。城里的墙所使用的石头大得令人咋舌,不由得不让人
    怀疑仪靠人力怎能将其完成。此外,城中到处都散布着奇弄建筑物的通迹,
    这之中最吸引人的是一道用整决岩石凿成的石门。这道石门矗立在长达30
    英尺、宽达15英尺、厚达6英尺的基座上,基座和门则是用同一块岩石雕
    凿而成……而当时的人类,究竟是以何种工具和器械,以何种方式,完成
    了规模如此庞大的工程呢?我们无法回答这些提问,我们也无法得知,人们
    当初是以何种运输工具,将这些巨大的石头运载到这里……

    这段文字是十六世纪的西班牙史学家维加在面对饱经岁月摧残,但仍然保存得十分
完整的帝华纳科城时,被其壮观的气势所震慑时的心情。400多年后的二十世纪未,即
使帝华纳科城遭到了大肆掠夺,但其周围依然散置着一座座用整块岩石雕凿的碑柱——
这些石头虽然无比巨大而笨重,但却切割得异常整齐、雕凿得格外精美,让人不得不为
它的气势所震慑,不得不怀疑它出自神抵之手。
    上段引文中维加所说的金字塔假山,即亚卡帕纳金字塔(AKspana pyramid)。这座
金字塔同吉萨高地上的金字塔一样,也是按照东、西、南、北四个基本方位兴建,其精
确度也同样让人叹为观止。两者之间的区别是,亚卡帕纳金字塔的地基没有吉萨金字塔
的方正。不过,仅以其每条边长达690英尺,它就有足够的资格被尊为古建筑的一大巨
作,傲视整个帝华细科古城。
b38.jpg (10601 字节)
    亚卡帕纳金字塔在兴建之初,首先是用泥土堆成山丘,然后再用巨大的中性长石
(andesite)覆盖其表面,之后砌上阶梯,并将塔身打磨得极为光滑。然而,随着西班牙
人对玻利维亚的征服,几百年间,这座金字塔变成了人侵者廉价的采石场。建筑家们从
各地前来,对金字塔上价值连城的石树大肆掠夺,到今天剩下的仅余百分之十。
    在抢掠石材的过程中,究竟有多少无比珍贵的历史资料被那些无耻的窃贼们毁灭了
呢?修造这座金字塔的目的也许已成了永恒的历史之谜。今天,我们唯一可以肯定的是,
修造这座金字塔绝不仅仅是因为装饰或出于仪式的需要,它似乎更多地被当作某种神秘
的“装置”或机械使用。考古学家们后来在金字塔内部发现了一个纵横交错,用上等方
石砌成的渠道网。这些渠道的角度和连接点经过厂极其精确的测量和设计(误差不超过
1/50英寸),它的功能是将水一层一层地从塔顶的贮水池向下引,然后进入金字塔塔身
的壕沟,最后冲后。金字塔南边的地基。
    动用如此多的人力,花费如此多的心思,来建造这个繁复的引水系统,绝非古人的
一时兴起,而必然是因为有着某种特殊和重大的用途。考古学家们推测,修建这座金字
塔与祭拜雨神或河神的某种原始宗教相关,目的是对水的威力表示崇高的敬意。
    有一位学者,他在对这座金字塔内部的引水系统的所有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后,判定
这些人工水道是“洗矿设备的一部分,可能的用途是冲洗附近开采出来的矿沙”。
    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亚卡帕纳金字塔内部神秘的“科技装置”与死亡相关。其证
据是,这座金字塔的名字AKapana。在今天仍然在使用的古代艾玛拉族方言中,“Hake
意指‘人类’或‘人们’;Apana 意指‘死亡’(此处所指也许是被水淹死)。因此,
AKapana即是指人们死亡的地方……”。可资佐证的是,人们又将亚卡帕纳金字塔称为
亡灵金字塔。
    ------------------



其它文库首页